
11月15日清晨7时整华信投资,深圳湾体育中心“砰”的一声发令枪响划破长空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“中国电信杯”田径(马拉松)赛事正式开赛。
湿润的海风裹挟着青草气息扑面而来。作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,23支队伍71名运动员身着各色队服冲出起点,跑鞋踏地的“哒哒”声与观众的欢呼声交织,在碧海蓝天映衬下,开启了这场跨越深港的速度与激情之旅。



11月15日,十五运会田径(马拉松)项目开赛。早上7时10分左右华信投资,男子马拉松选手跑过深圳湾口岸,进入香港赛段,后方为深圳地标“春笋”大厦。羊城晚报记者梁喻摄
记者了解到,在今年2月测试赛基础上,赛道进行了多轮优化:双向8车道的道路条件更加平坦宽阔,折返点由3处减至2处,平交路口从48个压缩至37个,且巧妙避开5座立交桥和密集居民区,最大限度降低对城市运行的影响。



11月15日,十五运会田径(马拉松)项目开赛。早上7时10分左右,男子马拉松选手跑过深圳湾口岸,进入香港赛段。羊城晚报记者梁喻摄
本次赛事跨越深港两地,深圳段位于南山区,香港段位于元朗区。赛事的起点和终点均设在南山区的深圳湾体育中心。在筹备过程中,深圳与香港方面建立了深港联合指挥体系。

赛事实行“无感智慧通关”,让赛事运作更顺畅。借鉴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“通关查验前置+闭环管理”经验,结合马拉松赛事特点,设计形成适用马拉松赛事办赛需求的通关模式,实现人员、车辆、物资“零延时、零接触、零等待”的无感智慧通关。赛事全程采用人脸识别技术、车辆在途监管与实时定位等数字化技术,对参赛人员及赛事车辆进行全过程、全流程跟踪与管控。




11月15日,十五运会田径(马拉松)项目开赛。早上7时40分左右,女子马拉松选手跑过深圳湾口岸,进入香港赛段。羊城晚报记者梁喻摄

11月15日,十五运会田径(马拉松)项目开赛。早上7时40分左右,女子马拉松选手跑过深圳湾口岸,进入香港赛段。羊城晚报记者梁喻摄
在竞赛、安保、医疗、交通等各个环节实现了无缝衔接与高效协同,从联合规划、路线勘察到统一标准、流程对接等方面,双方团队紧密无间,确保了赛事筹备工作的一体化推进。



这种跨区域、全方位的保障模式,不仅是卓越办赛能力的体现,更是深港“一家亲”深厚情谊与强大合力的生动展现,打造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跨境合作的“深港样板”。

本次田径马拉松是国家体育总局“创新竞赛组织方式”的重点赛事,更是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越深港两地的马拉松赛事。自筹备工作启动以来,深圳赛区始终以最高标准、最严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。
文|记者沈婷婷
图|记者梁喻钟振彬曾育文
校对|马曼婷
审签|吴瑕华信投资
盈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